TOP

非婚同居的构成要件及解除方式
编辑:Iamyou | 时间:2016-11-21 | 浏览:3936次 | 来源: 网络

非婚同居的构成要件及解除方式

  非婚同居的概念

  非婚同居(cohabiting unmarried person of the opposite sex),非婚是指无法律障碍的两性双方尚未形成法律上的婚姻状态,而不论双方是否有结婚的意图,这样我们就能将非婚同居与违法的同居区别开来。非婚同居的双方不得有法律上的障碍,即不能是已婚者。在现代生活中,非婚同居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同居”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时尚。社会上的同居人群不只局限于年轻男女,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也在不断加入这个行列。非婚同居现象增多,婚姻不再是两性关系惟一的结合方式,两性关系呈现多元化。

  非婚同居的构成要件

  (1) 非婚同居的双方必须是无配偶男女两性。同性恋者不能构成非婚同居的主体,一方或双方有配偶的同居是违反婚姻法规定的非法行为,不能构成非婚同居。

  (2).双方自愿建立像夫妻一样的生活共同体,但并不具备构成合法婚姻的形式要件。非婚同居的双方应该像夫妻一样共同生活,建立包括性生活、平常必要的共同的政治经济生活等为主要内容的共同体,但是,没有履行结婚登记手续,不构成婚姻关系。

  (3).同居行为必须是公开的。同居双方是否以夫妻名义相称不影响非婚同居行为的认定,只要同居行为是公开的,不为刻意隐藏的,就能成为非婚同居行为的构成要件。

  (4).同居行为应当持续一定期间。之所以需要非婚同居行为持续一定的时间,是因为这种结合只有持续存在,才能证明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和“一夜情”等行为区别开来。在法律规制非婚同居行为的国家,都要求当事人的行为持续一定的期间才能获得非婚同居规则的使用,而且这一期间不能有明显的间断。如美国的某些州规定的是三个月以上,丹麦等规定须三年以上。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非婚同居的持续期间应以两年为宜。

  解决老年人“非婚同居”需要的手段

  第一、子女的理解

  婚姻自由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子女们单纯因害怕丢人而公开反对老人再婚的现象,在农村还占一定比例,但是在城市已不多见。多数子女认为老人再婚是老人自己的事,但并不否认心理接受上有一定的难度。其中儿子对已故父亲的情感很难放开,也是目前女性丧偶老人再婚难的原因之一。

  第二、老年人要慎重选择再婚伴侣

  笔者认为,老年人“再婚”应该讲究“门当户对”,即两个人的财产相当、子女相当、文化水平相当。两位老人走到一起是出于感情需要,而没有功利色彩,这样的婚姻不仅稳妥,而且能将矛盾最小化,得到儿女们的尊重。

  第三、法律调整

  在《婚姻法》修订的过程中,曾有人仿照国外立法提出了“老年人同居制度”的构想。所谓“老年人同居制度”是指年满五十周岁,无配偶的老人,不以生育为目的,而是为了共度晚年,摆脱孤独寂寞,在生活上相互照顾的准婚姻形式。同居双方没有相互扶养的权利和义务,而是由各自的子女尽赡养义务;老人各自的财产归各自的后代继承,百年之后与原配安葬;老人有遗嘱的,财产按老人的遗嘱办理。简言之,同居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较长期的异性朋友关系。这种同居关系的缺点是没有夫妻关系稳定,但优点是尊重双方自由,好合好散。同居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法律上确定的同居制度凭双方达成的同居协议到民政部门备案即可。如果要解除,实行无过错原则,一方要求就可解除。不过现行《婚姻法》没有采纳“老年人同居制度”的提案,原因有二:1.“老年人非婚同居制度”构想的多数内容正是非婚姻关系所必然出现的结果;2.《婚姻法》要以法律的形式维护婚姻的尊严。

  现行《婚姻法》虽然没有关于非婚同居的“准婚姻形式”的规定,但是在财产继承、老年赡养等方面却有效地兼顾了老年人再婚碰到的难题。《婚姻法》第 18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和其它应当归一方的财产,都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也就是说夫妻一方所有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共同财产,取消了原婚姻法关于夫妻关系满7年列为共同财产的规定。而且对婚后所得财产、婚前财产,夫妻都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约定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许多老人、子女担心的住房、存款的所有权问题经过约定,可以完全不因再婚而改变。同样,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也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老人也不必担心再婚后无人赡养的问题。

  目前,老年人群体日益增大,老年人口比重大幅度增加,照料老人的责任将逐渐由家庭向社会转移。我们在构建和谐家庭的同时,应大力提倡“老年养老的模式”。所谓“老年养老”是指老年人的自养,老年夫妻的互养、老年群体的助养这种依靠老年人的力量解决老年养老的模式。其中,“老年夫妻互养”就是通过夫妻之间生活上的互助,经济上的互补,感情上的互融来实现的。这种形式在老年人的赡养模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无偶老人不断增加,鼓励帮助无偶、丧偶老人通过再婚的形式选择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是全社会的责任。


分享到: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婚外同居的界定及证据收集注意事项 [下一篇]可撤销婚姻的法律特征及撤销婚姻..

网友评论

相关栏目

新法速递 刑事辩护 房屋拆迁 债权债务 公司法 交通医疗 知识产权 婚姻家庭

推荐律师

吴勇

15682018695

熊万里

13371822350

李军

18917186208

黄毅

023-63718601

冯源

023-63763772

毛亚金

15009642436

王永仓

18995403636

冯梦实

13916309023

周文才

18502838355

最新文章

· 夫妻闹离婚妻子拿出90笔借条 法院判决丈夫不..
· 离婚协议书中违约条款的法律适用
· 当爱已成往事:那些发生在离婚之后的财产纠纷
· “假离婚”背后的法律雷区
· 婚姻担保协议,保婚姻还是保财产?
· 关于离婚案件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解答
· 西安长安区离婚需要摇号系恶政
· 离婚后子女的探望权主体

推荐文章

· 离婚纠纷案:妻子带着孩子与网友偷情长达一..
· 婚前财产协议的对象:
· 结婚与房产证:谈钱真伤感情
· 自动离婚的法律误区
· 丧失生育能力是否属于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 结婚的十个基本常识!你不可不知
· 法定继承——你必须知道的35条重要法律知识
· 还在为丢结婚证而发愁吗

Copyright 2013-2016 重庆法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3004283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50001    技术支持:重庆法云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重庆锦世律师事务所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154号